文化部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網

現在位置首頁 > 藝文活動查詢

我不是不生氣,是因為我累了

  • 最後異動時間:2019-11-19
  • 文章點閱數:48

本系統所登載之資料,如與主辦單位現場資料有出入,以主辦單位現場資料為準

友善列印
活動名稱 我不是不生氣,是因為我累了
所在縣市 新竹市
活動場地
  • 沃沃美學
    場地地址 新竹市北區西門街258號
    新竹市西門街258號
    活動時間 2019/09/21 11:00 ~ 2019/10/19 18:00
    詳細日期時間
    • 2019/09/21 11:00 ~ 2019/10/19 18:00
    展期|2019 / 9 / 21 (六) - 10 / 19 (四) 11:00 - 18:00 (每周日、一休館)
    開幕茶會|2019 / 9 / 21 (六) 15:00
    活動型態 展覽
    活動類別 視覺藝術(藝術品與美術) - 綜合 - 不分細類
    活動展演者 (中華民國) 黃盟欽
    (中華民國) 郭嘉羚
    (中華民國) 賴珮瑜
    (中華民國) 莊凱宇
    聯絡電話 03 528 2677 03 528 2677
    票價或費用 不售票
    參與單位
    • 主辦︰沃沃美學
    活動網址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351330512414575/?event_time_id=351330515747908
    簡介 與筆者同一世代背景的藝術家,生於社會經濟富裕的時期,卻成長於低潮,諷刺的是,外部資源竟是超速的擴張,數位時代的我們,享有各樣資訊軟硬體的倍速成長,卻在如此「多餘」與「過剩」的環境中迷途,普遍不對等的失敗環節中,迫使所謂的「35 世代」將自身情緒不斷抽離,因此,難以獲得心中理想自我的同時,便哀愁的回應著現代功績(achievement)主義的表面阻力。根據韓炳哲(Byung-Chul Han,1959- ) 2010年《倦怠社會》(The Burnout Society) 一書中的看法,作者透過免疫學概念,重新組織當代社會與過去現代性時期的根本差異。舉例來說,創作者面對內在匱乏,已不是藉由外部對抗的吸納進行填補,而是經由身體的「無作為」,來取代積極活躍的社會,而這種無作為,亦是某種「勞動動物」般的自我剝削,既是施暴者,也是受害者。據此,韓炳哲更強調了功績社會正削弱了否定性的情緒,形成缺乏重力的倦怠性,並且,疲倦、 疲憊和窒息感都是由於「過多」造成的,並非是免疫防衛的反應,而是「神經暴力」引起的現象。

    本次策展「我不是不生氣,是因為我累了」,展覽命名道出了一種世代情緒的無奈口吻,藉以作為一個錄像創作的回應。誠如台灣社會學者陳泓易所言:這一代的忿怒青年,首先在人口參數上是弱勢的一群,而扁平的社會結構又讓他們不具備流動性的優勢,在社會抗爭的平台上,他們完全沒有制高點。換言之,有別於台灣錄像藝術發展初期,延續藝術現代性對於媒材的批判與實驗,或在社會詰問中的積極反省,數位時代後,多數藝術家面對現況,進行的是一種跳脫己身的身體敘述或歷史補遺的觀察,這亦反映於本次策展參展藝術家的創作情境之中。展出藝術家黃盟欽,經常藉由身體的肌觸感,呈現面對自身感覺感知的身體歷史,透過一種深度的無聊,來拆解觀者情緒。郭嘉羚擅長以巨幅的投影影像與機械裝置來詮釋身體的心理動作,帶有日常微觀情感放大的宏觀觀察。賴珮瑜作品中,悖離真實與異地遊走的真實感,透過數位參數生成的符號, 形成訊息編碼的抽離與簡化。莊凱宇的作品,是一種找尋觀看角度的過程,拍攝器材就是他與這些「靜物」的「相處」。洪鈞元的錄像創作,則是透過自身破碎原生家庭的斷裂家族史,挖掘身體內在所造成的情感真空。